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237 lines (127 loc) · 13.7 KB

01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237 lines (127 loc) · 13.7 KB

第一章 - 閃電式開發

這本書的書名 -- 閃電式開發。指的是"在風口上做出正確的創業題目,並且順利的產出項目並取得高增長"。

這個目標似乎天方夜譚。但是我們真真確確地做到了。還是用方法論做到的。

OTCBTC 的戰績

OTCBTC.com 是一個虛擬貨幣場外交易平臺。於 2017/10/26 開張。場外一年成交額超過 100 億人民幣。

這個項目具體有幾項比較牛逼的戰績,頭三個月:

  • 35 天立項,並且開發完成上線
  • 白手起家,完全用自己的資金啓動
  • 第一天上線時日成交額 38 萬。三個月以後日成交額最高 1 億人民幣
  • 完全靠口碑自增長
  • NPS 高達 70

而這背後的一切,卻是一個不足 20 人的純軟件技術開發團隊(絕大多數成員是軟件業菜鳥),嚴格按照這套方法論做到的。

這個方法論,是我們團隊的研發的一套獨門框架。目的只有一個:「在風口上,迅速打下戰果,並且正確迭代取得高增長」,我們內部將之命名爲「閃電式開發」。

如何打造 OTCBTC.com

OTCBTC 的故事是這樣的。

2017 年 9 月,因爲政策的關係,我上一個項目 ico.info 被關停了,與此同時,中國關停了虛擬幣相關事業

因爲這件事,我跟同事都集體失業。我的同事,是之前跟我一起做網絡教育平臺的同一批人。公司關停,於是全體日本旅行,尋找人生以及事業新的方向。

花了極大心力開發的產品,一夕之間關閉了。要說不沮喪,是騙人的。

於是在員工旅行時,我們希望透過放鬆與激盪,找出下一個可以做的產品。有趣的是,雖然公司關了。但是團隊卻沒有破產。

2017 年,區塊鏈的牛市行情讓公司絕大多數同事收穫頗豐,但,九月份的一道禁令,卻讓我們發愁。

但是,九月份的虛擬幣事業關停,卻讓我們發愁。

大陸雖不禁止個人持有比特幣,但關停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所,這意味着:我們有錢,但也都是紙面的虛擬幣,無法換法幣。

雖然靠著炒幣發了一點財,但是這些錢都是在虛擬貨幣上面,要換成法幣沒有地方可以安全的兌換。

當時要將這些虛擬幣換成錢只有兩個不安全的辦法:

  1. 在微信上加入 OTC 羣組,與陌生人交易換錢。一邊轉帳一邊打幣。
  2. 使用國外服務 Localbitcoins 進行擔保交易。

但是這樣的作法,確有極大的風險:

  1. 使用微信並不安全。很常出現轉了錢,對方卻不打幣,反而跑路的狀況。
  2. Localbitcoins 介面全英文,使用上極度不友好,體驗也非常差。沒有爲中國交易場景優化的打算。 在上面遇到欺詐黑錢的情況,也比比皆是。

這件事情讓我們很困擾。

在日本時,我們一邊喝酒一邊抱怨這件事。於是我靈機一動,與其抱怨現況,不如下一個項目就作這個題目吧?

既然我們有技術,那爲什麼不作一個連我們自己都放心交易的「虛擬幣 OTC 交易平臺」。不僅能夠解決市場上極大的壓力,同時也解決自身換錢的問題。

決定要打就得贏

我們是一個習慣打勝仗的團隊。如果做一個項目,只是 me too。也長不起來。那麼就太沒意思了。當時中國幣圈大家都在抱怨虛擬幣交易不安全。而且炒幣羣裏面也一天到晚有人在 OTC 喊單。

所以這個需求,並不是我們團隊第一個發現。我們心想,一定也有其他團隊也會瞄準這個項目。

如果社會上需要這個平臺。我們得先看看對手有誰。

當時我在網路上讀到一個理論,叫做「十倍理論」。

消費者會高估已有解決方案3倍以上,創業者會高估自己方案3倍以上,因此你要創造一個比現狀好10倍的方案。只要這樣,客戶纔有動力,願意掙脫現有方案的慣性,去嘗試你的方案。

做這個產品題目的甜蜜點在於:

WeChat 方案與 Localbitcoins 方案實在太蛋疼了。如果有一個團隊的解決方案足夠好,馬上可以搶下這個需求的龐大市場。開發一個比 Localbitcoins 好十倍的 OTC 交易平臺是完全有可能的。

但是做這個題目,也不是沒有風險:

  • 要是上線晚了。有足夠好的服務提早在我們之前出現。那麼我們得贏過下一個足夠好的服務 10倍。也就是比 Localbitcoins 好一百倍。但這件事是不可能的!

當時我們想了一下,能夠贏我們的對手可能有哪些人。

想來想去只有中國巨鱷交易所 OKCoin 與火幣有機會做出這樣的產品,而且只要他們兩間比我們早做出這樣的產品,我們會一點機會都沒有!

所以關鍵在於,得比他們早推出產品,並且儘量的拉開迭代速度,把市場吃下。

我們開始寫這個題目的時候,是 9/22。一下子就遇到 10/1 假期。

但是我們內部估計兩間巨鱷對手,即使要上線這個產品,也只可能在 11/01 以後。(因爲10/18 是中國的兩會)

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在 11/1 前推出這個產品。

在 40 天從零寫出區塊鏈幣所,在其他團隊的眼中是完全不可能的事。但在我們團隊眼中,卻是「可以嘗試一下」的事。

因爲這不是我們第一次挑戰「閃電式開發」。

我們上一個項目 ico.info (虛擬貨幣版 kickstater ) 的開發時間也只有 45 天的時間。更何況這次也不算是從 0 開始寫。我們已經有虛擬貨幣的錢包服務了。

所以我們利用閃電式開發的這套手法,在這 40 天之內拼命衝刺。竟然就把產品做出來了!10/26 宣佈上線。

宣佈上線的那一天,不僅轟動幣圈,還把對手嚇死了。競爭對手們連夜做了微信海報,宣佈他們的 OTC 服務不日上線。微信海報上面竟然還打錯字。

這些巨頭,真的不是吹牛的。海報出來之後,他們的 OTC 幣所,果然都在一週之後上線。

但是上線,並不代表我們真的會輸。上線以後,因爲 OTC 行業本身是非常講究交易體驗的平臺網站。我們靠著內部獨門的用戶體驗框架,硬是領先對手一大截。

後續更是靠著閃電式開發這套功夫,一路迅速的迭代。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,瘋狂增長 300 倍。穩穩在行業裏面站穩腳步。

風口上穩穩閃坑,同時高速增長

OTCBTC 從決定項目立項,到實際的執行、上線,最後總共才花了35天的時間。業內很多人都對這件事情都感到相當不可思議。

同時,這個項目迭代速度不僅非常快(早上客戶抱怨,下午就修復)。甚至增長速度非常的猛烈,我們在一兩個月之內營業額就成長了300倍。

這麼猛烈的增長,僅僅只是靠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播。不僅猛烈增長,客戶流失率也非常低,口碑滿意度還非常高 (NPS 70)。

老實說,這不是我們第一次用這套方法取得成功。只是沒有想過,這一次的成果這麼誇張而已。

我們一直以來,就假設「閃電式開發」這套方法,可能存在這個世界上。我們團隊過去累積了一整套有別於其他團隊的獨家開發流程,一直不停的迭代,設法在往這個目標前進。

這次只是一舉在這個風口上,嚴格執行了這套方法,果然取得巨大的成功。

這是我創業路上一路吸取教訓,而改良而成的獨特方法

當然,這件事情不是一蹴可及。我打從有念頭創業開始,失敗了不止一次。一直到這幾年,才終於摸索到了高成功率的框架。這一路過程,滿滿都是坑。

創業真是一件失敗率極高的事。我總結了一下,通常一般的創業者,會因爲四種原因,在創業路上陣亡

1. 選錯 IDEA

這是失敗的頭號原因:「選錯 IDEA」。

選錯 IDEA 是最致命的一件事。因爲就算過程與方法再完美,要是市場上沒有人需求,不管再怎麼迭代也沒有用。

2. 做 ME TOO 但不 WORK

但是針對剛需進行創業,好像也不一定會成功。明明別人做這題目火了,自己做這題目並且大幅改善效能,卻沒有人要用。

這件事讓創業者百思不得其解。而且,在中國,一旦一個項目做得火了,就會有100間競爭廠商加入戰局,讓這件事變得更加困難。

3. 無法增長

許多創業者,是因爲有一技之長,才決定出來創業將自己的技能商品化。但是明明自己打造了一件「神兵利器」,但是市場卻不買單。

或者是剛開始雖然有小成績,但後續消費者給的反饋方向千奇百怪。不知道如何繼續前進。上線了也定位困難,消費者怎麼樣用都怪。

4. 功能上無法拓展,被競爭者追上

產品在業績上取得了小有成就。開始招人拓展,但是推進確有困難。

一個項目,需要打磨的事項有幾百條。團隊增加了很多人,效率卻沒增加。這時候,競爭對手發現了這塊市場。決定也做相同的題目。但不一樣的是,對方似乎知道路怎麼樣走,人也比你多,迭代速度甚至是你的好幾倍。

而這時候自己的團隊卻還在被奇怪的相依性或性能問題、甚至是溝通問題卡住,活生生錯過風口,被競爭者奪佔市場

創業就是在解無數的坑

所以創業真是九死一生的事。但雖說如此,這些問題卻是實際有解的。

我們會在這本書裏面分享以下的主題:

  • 怎麼樣找到以及驗證市場上真的有需求的 IDEA
  • 如何高效執行
  • 並且做出高可用性的產品
  • 不走歪路,正確增長

繞開這一個接一個的坑。

爲什麼創業者都需要學習閃電式開發?

隨著科技的進步,基礎設施的普及。創業的門檻,其實變得越來越低。人人都可以自學代碼,開發項目。但這也意味著,競爭的對手,可能遠比你想像的多。

同時,資本也逐漸成熟。尤其是在硅谷與中國,甚至還開始了「閃電式擴張」的創業打法。

即便你是第一個做出 Product Market Fit 的團隊,領先優勢也不是特別大。

如果你的競爭對手有強大的資本幫忙,而也具有一定的網路效應。當對手的功能逐步成熟,搭配原有的優勢。護城河也是可能被人填平的。

創業者的挑戰。不僅止於前期的執行衝刺;後期的持續領先,也是相當重要的。在上線後的 45 天:

  • 建立起更高的護城河,形成更強的網路效應。往正確的方向迭代前進。
  • 修掉可能使用戶流失的 “Bug”,建立更強的黏性
  • 一開始就形成極強的正循環,甚至是病毒式循環

也是相當挑戰的課題。

這個世界正往「閃電式競爭」走去。

身爲資源稀少的獨立創業者,學會一套能在風口上防身的產品迭代開發法,就更顯得重要了。

OTCBTC 能站穩腳步,不是好運,靠得是閃電式迭代

很多人以爲 OTCBTC 的崛起,是好運撞在風口上。

但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,OTC 是一個極度競爭的行業。曾經一度市場上有 100 多家在競爭。只是很多 OTC 幣所,是在第一天上線,沒有量就收攤了,大家看不到而已。

OTC 行業的競爭挑戰在於,這個行業是一個雙向市場(淘寶模式),市場裏面需要有買家也要有賣家。要是買家/賣家供給的正循環幾天沒有起來。這個網站就死定了。

回想起來,OTCBTC創業當中發生最驚險的故事,是這樣的:上線前我們曾經計算,一天要多少營業額才能損益兩平。結論是至少每日兩百多萬人民幣營業額。

但是我們第一天上線時,營業額是 30 幾萬。第二天是 40 幾萬。

內部檢討起來這個數字簡直是把我們嚇壞了。忙活了一個多月,卻可能面臨了上線即 GG 的囧況。

當時巨頭幣所「火幣」與 「OK 」又陸續上線自己的OTC幣所。

這兩個消息,簡直是雙重打擊。讓我們一度陷入絕望。

我在家足足想了三天,纔想出的驚天突圍招數:千一會員。讓整個競爭形式大逆轉。營業額開始單日破兩百萬營業額。接著破一千萬,破三千萬,破五千萬,甚至當日破億。

在此當中,我們也不斷的迭代我們的產品,繼續拉大領先優勢。

在這本書,我也會分享:

  • 如何在閃電戰中往正確的方向迭代
  • 如何造出口碑效應極強的產品,創造 Viral Loop。
  • 甚至是如何在上線前,就有辦法「內測」修正未來三個月的使用者體驗,拉開領先距離。

最後創造出三個月累積營業額增長 300 倍的奇蹟。

小團隊打閃電戰是可能的

自我 2012 年開始創業。每個公司,我都是用自己的積蓄創業,沒有拿過任何任何投資人的錢啓動運營(包括 OTCBTC 也是,是我拿自己炒幣累積的一百萬美金等值虛擬貨幣啓動 ),所以創業路上每一步我都打的非常謹慎小心。

儘量以方法論以及最小的實驗成本,去取得最大的效應。去加速創業成功的機率。

有很多人認爲,小團隊打閃電戰是不可能贏的。創業不融資,是不可能進場挑戰的。

但我必須要說,小團隊打贏閃電戰是可能的。因爲我們不只打贏了一次,而是整整打贏了三次。這套方法是可執行可複製的。

這套方法論有四個步驟:

  • 第一段:找到正確的 IDEA 立項,找到十倍題目,取得 PMF
  • 第二段:快速迭代執行
  • 第三段:收尾上線,預先迭代體驗,取得領先
  • 第四段:啓動增長引擎,快速增長

我會逐步拆解這當中的奧祕。如何用一個一個方法論,閃開創業路上的坑,找到市場上的真正痛點,大大加速各位創業成功的機率。

讓我們開始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