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465 lines (292 loc) · 20.7 KB

10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465 lines (292 loc) · 20.7 KB

第10章 - 用戶服務

上一章,設計介面的方法裏面。我們提到了客戶服務,是 UX 設計的一環。

這一章,我們要談的是,客戶服務,也是營收增長的一環。以及怎麼做客戶服務。

客戶服務纔是營收增長的動力引擎

Intercom 偵錯法,雖然對於介面修正很有幫助。但是業界朋友,還是會覺得做好客服這件事的價值很存疑。

絕大多數的角度,都是覺得客服是成本,有必要嗎?甚至在初期,就投入「這麼大的人力成本」,是不是值得?

就我的經驗,這是絕對值得的。甚至還要越早期的進行投資。

這要從我幾年前的創業經驗開始講起。

我本來也是一個聽到「客戶服務」就皺眉的程序員。提供「客服信箱」是我內心的最大極限。不知爲什麼,放在即時客服交談 widget 對我來說有很大的心理壓力:

  • 萬一我回不完客服問題怎麼辦?
  • 萬一我人不在線上,漏接怎麼辦?
  • 萬一我答不出來客戶問題怎麼辦?

一大堆的「萬一」淹沒了我的思緒,導致我對這件事情萬分恐懼。

客戶服務可以捕捉到臨門一腳的需求

但在我開始研究增長這門學問的初期,我瞭解到了一個更爲重要的概念。

Growth = Conversion - Churn。

也就是增長,不止要提高轉化率,降低流失率也是很重要的。

我開始開設 Rails 課程後的有一天。我在客服信箱,收到一封取消訂單通知信。

要是在以前,接到這樣的取消信,我是絕對不會多追問原因的,學生不報就算了。

但是因為當時在研究增長後,瞭解到「取消訂單」就是 Churn。我想實驗怎麼樣降低 Churn 發生的機率。

於是那次我一反常態,好奇的寫信去詢問:「爲什麼您取消了訂單呢?」

結果事情是這樣的:

當時Ruby on Rails這一門課,要價27000元,爲了促銷,我在報名頁寫了雙人團報25000元。

這位同學報名了27000元的課程,在付錢之際,纔看到了這則特價訊息,於是決定先行取消決定等團報。

我透過寫信問他原因,發現他不是對我的課有疑慮不報,他只是想要等特價。而這位學員說,既然我開口問了,若我願意直接給他25000元的優惠價,他立馬報名。或者是我主動幫他找團報的同學也可以。

大家猜猜我後來怎麼做?是直接解決這位單獨客戶的問題嗎?當然不是!

於是我研究了一下,就決定在Ruby on Rails社團裏面貼了一則招生廣告。

接着在報名頁的FAQ上,做了一個 「團報傳送門」連結,指到這則廣告上,告訴大家可以在這裏團報。

結果。不僅那位同學馬上就報名了。更誇張的事發生了。

當天那個班,原本還有剩下 10 個名額。 (總報名人數的一半)。

加了這個團報連結之後,這個班當場報名就滿了。因爲我的這個新的團報設計,瞬間就有10個同學付款報名。

我才發現原來報名速度慢,是因為大家原來都在觀望。而如果當天我沒有寄出那封客服信的話,不知道這樣背後的原因,可能招生速度還會慢上不少。

從這件事上我才發現Customer Support的威力,很多報名觀望的潛在顧客,缺的就是臨門一腳而已。深挖客服上的回饋則幫我找到了那一腳。

這件事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損失了一些收入:2000x10=2萬。但開班的老師,最怕的其實是班沒有滿,而我只做了這樣小小的一件事,就瞬間拉到10個學生。

從此,我就愛上作「客戶服務」,我發現這當中竟然可以挖掘到很多沒有自己從來想到的「客戶流失」原因,甚至挖掘出很多隱藏的商機。

低成本的增長工具

而且我自己下來做客服以後,發現我當時對對談工具的很多疑慮都是多餘的。

的確我沒辦法一天到晚在線上回答問題。但顧客也有心裏預期:既然老闆不在線上,那留言應該也看得到。

當時我在開課時,每天都可以收到一大堆的問題。而解決這些問題,捕捉到銷售的轉換率相當可觀。有多高?我的經驗是高達90%。

我發現幾乎上面問題的顧客,最後都會下單。如果我本人當下親自在線上的話,甚至可以達到轉換率100%。因爲來瀏覽的顧客,會對本尊在上面親自迴應感到相當驚喜。本來他對下單隻有一點點疑問,馬上解決,他購買的意願就會變的無敵高了。

很多朋友在聽完這個小故事後,會有人詢問類似的服務一個月多少錢?開始猶豫這個服務的外掛服務費用值不值得。

我的想法是:多少錢都值得?(何況月租才60美金)

我的課一門課課單價是至少 1000 美金。這一套服務,裝了就能帶來許多銷售機會,何樂而不爲?

其實顧客來到你的網站,表示已經對你賣的東西高度有興趣了,已經差一步要購買了,只差最後幾個疑問而已。如果他願意透過客服系統留言給你,這是你最後一個挽留他的機會,當然要一定想辦法「轉化」他纔對。

而且這樣的客服系統,其實就是對你的核心顧客最好的調查系統。

這些客戶反饋當中,甚至可以蒐集到他們真正的喜好,偏好的解決方案。甚至以讓你可以有針對性的賣給他他想要的東西。

在我開課的例子當中,好像表面上好像一個顧客少賺2000元,但是一個小改善,當天我就促成另外10單的銷售。

顧客的反饋誕生新的創業 Pivot 方向

我一回臺灣開設分享增長議題時,我因爲想推廣增長這門技術。真正想開設的是針對開發者的技術工作坊。但是市場需求好像沒有那麼高,我也不確定臺灣當地有沒有這樣的需求。

後來我回臺灣分享了一次簡單的增長演講。然後有聽衆抱怨,增長這門技術,技術面的東西太雜太難了,建議我可不可以把這個主題包裝得簡單一點?

所以我把難度降的很低,降到「一般人不懂技術也聽得懂」。竟然這個技術講座的票就瘋狂的大賣。增長這個主題的班,我在半年短短就開了十七班。

在我開設專案管理班的時候,原本針對的目標族羣是項目經理與程序員。但很多觀衆也反映,是否我可以再多設一個小型創業的專班,或生活上的具體專案管理。

我在這些客戶反饋中,挖掘到我意想不到的市場,以及有真實需求(消費者願意付錢)的題目。

FAQ 也可以成爲有效的銷售工具

其實,不僅是對談工具可以促銷,FAQ 也可以促銷。

我開設的的Rails課程班,一開開始時,轉換率也沒有很高。因爲這個班的結構實在太特別了

那時我在信箱最常收到的疑問是這個問題:

「Rails即戰力班是開4次,然後每次3小時,收30000元。但別人都是開時間很長的Rails養成 班,而且是連續開3個月,或者至少8周。爲何我可以開這麼貴?時間又比較短?到底厲害在哪裏?」

我從線上客服,發現每個人猶豫的點幾乎都是這個問題,顧客都會問這門課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?

於是,我就知道必須在第一階段就嘗試解決這個顧客疑問。

後來我就在FAQ加了這兩段:

Q:這個班跟其他的Ruby on Rails班有什麼不一樣?

A:

  1. 我個人非常注重養成學生的實戰能力,所以我不會教職場上無法用的到的東西。曾經跟我學過Rails技術的開發者,很多都已經變成國內非常頂尖的Rails開發者了。而且他們成長的速度都非常的快,平均1-3個月就有辦法從完全沒寫過程式,到自主開發功能或者是產品。

  2. 這門課是專注於就業導向或做產品,不是教虛無縹緲的「理論」。我擁有非常多產品實務開發、深厚專案管理經驗,甚至「面試」以及「培養Rails開發者」的經驗。所以基本上學生的疑難雜 症,我都有辦法給出精確的建議與方向。保證不浪費你的時間。但建議學生也投注一定的時間「練習寫程式」。

Q:這個班比起別人的Rails班時數少很多,這樣有效嗎?

A:

  1. 上課內容貴精不貴於多。其他高時數的班內容很多在講解,以及練習「網路上就找得到的免費基礎內容」 ,如果你希望學這一類的基礎內容,我有一個免費的線上課程Rails 101課程 。參加這個就好了,不需要多花錢。

  2. 本班的上課內容,90%比例在於「真實戰場上的經驗」,從如何做軟體規劃開始(這是多數初學者的障礙),到映射到整套Rails架構的設計,結訓產品是實際上線的商務網站。這是其他課程所沒有辦法提供的。

  3. 此外每週上課的3個小時,我們專注傳授核心心法架構(在業界才學得到,前輩還未必想教你)。實際下課後還有回家作業,學生還需寫上3-6個小時(有解答)。也提供助教會在slack或實體meetup的office hour解答,實際上是一個月會花上約 36-40 小時在學習。而且學的都是最精華的技巧。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。我相信這是同學最想得到的結果。

  4. 這個班已經畢業了幾十個學生,相信你去問上過課的學長們,每個都會跟你講內容是太多太紮實,不是太少。

降低疑慮,增強信心

我把這兩段答案貼上去後,就再也沒人問這個問題了。

不僅如此,在此之後開放 Rails 班都是秒爆滿。

用戶原本是來解決心中疑惑的。結果反而在 FAQ 當中,找到意外的驚喜之處。

我們在做增長的時候,有一個口訣原則:「降低疑慮,增強信心。」

所有細節,最少要做到「降低疑慮」,或者是「增強信心」。但能夠同時做到,那就更威力無窮了。

將客服整合進產品

我在瞭解客服與客戶反饋的的重要性後,創建的三個項目,都有很好的客服體驗。以及相對完整的整合機制,將客服整合到產品當中作爲改進與增長的一環。

OTCBTC 內部,對於客服的流程改進建議流程是這樣的

客服會針對每日產生的客戶反饋,整理開成 Github Issue,並且每天會有一個 CS 會議去整理 bug 以及今日市場需求。

所以這是我們有辦法爲什麼能夠即時上線關鍵功能,以及馬上調整產品體驗的根本原因。

OTCBTC 怎麼做客服

在創業初期,客服部門是由我們的部分有技術背景運營人員擔任。所以能夠勝任幣所技術客服的責任。但是隨著組織擴大,必須招聘沒有技術能力的同事擔任單純客服。

於是我們也撰寫完善了這部分的SOP 處理原則。目的是讓沒有技術背景的新手,能很快上手提供複雜的產品服務的諮詢

以下分享我們公司內部四個部分的文件:

  1. 客服行爲準則
  2. 日常工作方法
  3. 客服流程與話術
  4. 工作渠道/問題分類

1. 客服行爲準則

三種思考方式

1. 結果導向

抱着解決用戶問題的目的去做好日常工作,確保 100% 按照設定的目標完成任務。

2. 主動思考

  • 如何解決問題才能提高用戶滿意度?
  • 如果我是用戶,我希望能得到什麼樣的服務?
  • 如果我是上司,我眼中的優秀下屬是如何工作的?

3. 及時報告

  • 及時報告所客服一線所發現、遇到的問題。
  • 及時阻止欺詐行爲,防範用戶資產損失、公司資產損失。
  • 防範個別用戶的不滿情緒擴大,影響公司聲譽和品牌形象。

三個基本素質

熱情

對客服工作充滿熱情,以解決用戶問題爲己任。

耐心

不論用戶的知識深度、身份、情緒如何,都能耐心應對。

專業

瞭解產品,瞭解區塊鏈基本知識,準確、高效的解決用戶問題。

必須做的事情

  • 真實使用產品,體驗用戶的感受以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。
  • 以幫助用戶解決問題爲目標,認真處理每一個 Case。
  • 仔細分析用戶的問題,確保準確解決問題。
  • 判斷問題的緊急程度,優先處理緊急的問題。
  • 第一時間安撫用戶情緒,阻止單個用戶情緒擴大,防止單個用戶情緒擴大爲羣體性的用戶情緒。
  • 及時迴應用戶的問題,即時通訊類(Intercom、微信)1分鐘內迴應,其他類型(工單、郵件、申訴)5分鐘內迴應。

不能做的事情

  • 不能和用戶發生爭執或言語衝突。

  • 不能透露沒有對外發表過的所有信息。

    例如何時上某個幣、發佈某功能、公司的內部狀況等。

  • 不能透露個人聯繫方式。

    包括微信、手機、郵箱等,一是保護個人和公司的安全,二是所有用戶問題必須經過公司的客服渠道處理。

  • 不要隨意回答。

    看不懂/不知道如何回答/沒遇到過的問題,先問比你資深的同事或客服主管。

  • 不要越權表態。

    涉及用戶資產變多變少的問題(如是否支持空投、映射、分叉),要及時上報客服主管通知產品部。

  • 不要積壓客戶問題。

    在客服量增大的時候,要加快回應速度。

2. 日常工作方法

牢記客服行爲準則

請牢記客服行爲準則,並落實到你的日常工作中。

目標只有一個:「解決」用戶問題

用戶的滿意源自用戶的問題得到「解決」,所以目標只有一個,高效率、高質量的解決每一個用戶的問題

根據優先級處理問題

處理問題的優先級需要綜合兩個方面來判斷,第一是客戶問題類型的優先級,第二是各個工作渠道的優先級。

這裏所說的「優先級」是指:

  1. 給客服處理問題的思路指引一個基本的方向;
  2. 假設只有一個人值班的時候的優先處理方式。

如果有兩個或者兩個客服以上在值班,則每人應該分配到不同的工作渠道並行處理問題,要記得客服值班的目標是「解決」掉所有用戶提出的問題。

  • 若短時間浮現大量一樣的問題,有可能是最近上的功能,有技術故障,請在 #otc-cs 通報,並且通知「客服工程師」 處理。
  • 所謂通知,是指透過 Slack 通知。若判斷事態緊急,務必打 Lily 的手機或透過微信找到她。

一、問題類型的優先級

區塊鏈資產 = 「錢」,請按照優先權處理問題,客戶對糾紛以及無法提幣等「錢」的問題,特別敏感。

  1. 優先處理詐騙事件,及時凍結相關帳戶,儘可能幫助客戶止損
  2. 無法提幣/提幣失敗問題
  3. 充值未到帳的問題

二、工作渠道的優先級

第一優先級:詐騙風控審覈、提幣風控審覈

備註: 風控審覈的數量並不多,單個正常的風控通知在 1 分鐘內即可處理完畢,但及時處理可以發現可疑行爲並幫助用戶止損。

第二優先級:認證商家微信羣、Intercom

備註:

  1. 這兩個渠道屬於即時通訊,越及時回覆用戶體驗越好。
  2. 認證商家最基本的權益就是獲得更快的客服響應,因此要第一時間處理。相對總體的客服需求而言認證商家的需求非常少。
  3. 用戶的問題主要通過 Intercom 提交,用戶可以看到自己的對話是否已經被閱讀,被閱讀後是否被及時回覆,對用戶的體驗影響非常直接。
第三優先級:Support 郵箱、Zendesk 工單

備註: 通過郵箱、工單提交的問題相對 Intercom 佔比不到 30%,及時處理可以保證某些重要郵件在第一時間被注意到;對客服而言,也不會因爲少量用戶問題的積壓造成有很多問題等着被解決的錯覺。

第四優先級:訂單申訴、認證商家審覈、進階驗證審覈

備註:

  1. 訂單申訴優先處理認證商家發起的申訴;
  2. 認證商家審覈和進階驗證審覈不屬於用戶的緊急需求,若用戶單獨請求加快審覈,則單獨處理即可。

協作原則

  • 有不懂的問題直接可以找同事問。請儘量在 Slack 公開頻道問,而不是「私下問」。我們希望透過公開問問題的方式,讓整個 Team 的信息達到完全透明流通。這樣的作法有助於團隊內部快速自我成長,補正不足。( 若喜歡「私下問」,表示「你喜歡隱藏訊息,不適合我們團隊」。)
  • 發問前可以查看 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有沒有以前的案例可以供參考。先找再問同事。
  • 若發現遇到的例子,wiki 上沒有,請在解決後「主動」更新案例與解決方法到 wiki
  • 我們希望 Customer Success 是一個能夠自我成成長的團隊,所以累積這些案例原則相當重要。

客服流程與話術

解決問題的標準流程

  • Step1. 瞭解當前的工作渠道並將問題分類
  • Step2. 問候用語/安撫情緒用語
  • Step3. 處理問題
  • Step4. 結束用語

話術

1. 歡迎語

  • 您好,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您的?
  • 您好,客服在的,請直接描述您的問題哦。

2. 處理過程

2.1 基本用語
  • 謝謝
  • 麻煩您了
  • 辛苦您了
  •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
2.2 如何讓用戶“等”
  • 等待之前先提醒:請您稍等片刻,我馬上爲您查詢。
  • 等待結束恢復溝通:謝謝您的等待,已經幫您查詢到……/現在幫您查詢到的結果是……
  • 由於查詢數據需要一些時間,不好意思要耽誤您一點時間。
  • 由於技術人員處理需要一些時間,還請您耐心等候,有最新情況我將會第一時間通知您。
  • 感謝您耐心的等候。
2.3 感同身受/安撫情緒
  • 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。
  • 請您不要着急,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,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爲您解決的。
  • 給您造成的不便非常報歉,我們的心情跟您一樣。
  • 您的心情我可以理解,我馬上爲您處理。
2.4 站在用戶角度說話
  • 這樣做主要是爲了保護您的利益……
  • 保障每一位用戶的賬戶、資產安全,是我們的基本職責,因此需要……,感謝您的理解。
2.5 用戶建議
  • 客戶不滿意但不追究時:謝謝您的理解和支持,我們將不斷改進服務,讓您滿意。
  • 感謝您的建議,我們將會向上提交給有關部門。

3. 結束語

  • 請問還有什麼可以幫到您的嗎?
  • 感謝您對 OTCBTC 的支持,有需要幫助請及時和我們聯繫。

4. 工作渠道/問題分類

工作渠道

  • 即時對話類
    • 認證商家微信羣回覆
    • Intercom 對話回覆
  • 非即時對話類
    • Zendesk 工單回覆
    • Support 郵件回覆
  • 操作類
    • 認證商家審覈
    • 進階驗證審覈
    • 提幣風控審覈
    • 詐騙風控審覈
  • 申訴
    • 訂單申訴處理

問題分類

1.可直接答覆

  • 網站使用問題

    • 如何 註冊/登陸
    • 如何更改用戶名稱/頭像
    • 如何場外購買/出售
    • 設置交易二維碼
    • 可以綁定支付寶嗎?
    • 如何實名驗證/進階驗證
    • 如何充值/提幣
    • 如何使用幣幣交易
  • 找不到某功能

    • app在哪裏下載
    • 如何邀請好友?
    • 哪裏可以買賣某幣種?
      • 某幣種下架了
      • 某幣種關閉場外交易了
  • 公告類型/幫助中心問題

    • 什麼是OTB?
    • 平臺支持空投嗎?
    • 推薦獎勵什麼時候發放?
    • 提幣費用/交易費用
  • 兩步驗證錯誤

  • 交易操作

2. 需要查詢結果

  • 資產問題

    • 幣怎麼少了
      • 充值未到賬
      • 手續費扣除問題
    • 幣爲什麼鎖定了
      • 自己鎖倉了
      • 提幣待確認
      • 訂單未完成
  • 驗證問題

    • 爲什麼實名驗證不通過?
      • 驗證次數超過
      • 無法進行實名驗證
      • 一直無法通過
    • 爲什麼進階驗證不通過?
    • 爲什麼兩步驗證錯誤?
      • 驗證器丟失
  • 通知問題

    • 郵箱收不到郵件
    • 手機收不到短信

3. 需要進行判斷

  • 交易糾紛

    • 賣家會申訴買家的情況
      • 買家未付款標記付款
      • 非實名的付款
      • 差評
    • 買家會申訴賣家的情況
      • 賣家不放幣
      • 買家多付款
      • 買家付款後訂單取消
      • 非實名的支付寶賬戶
      • 差評
  • 交易詐騙

4. 需要更改用戶資料

  • 取消兩步驗證
  • 修改登錄郵箱
  • 修改手機號碼
  • 修改用戶名

5. 需要提交給技術人員處理

  • 充值未到賬
  • 充錯幣種
  • 提幣失敗

6. 需要提交給產品部門確認答案/進行後續處理

  • 產品運營/功能建議
  • 是否支持某個幣種的分叉/空投/糖果/主網上線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