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another RPC based libuv. tested on windows10 & ubuntu18.04

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

robinfoxnan/uv-rpc

Folders and files

NameName
Last commit message
Last commit date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14 Commits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

前言

本项目主要来源是为了分布式CPU密集型计算提供一个RPC框架;

因为在某些环境下不能联网,需要依赖的库越少越好,而且需要跨平台,所以百度rpc被排除了。

谷歌的rpc在下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,而且有人提及代码很多bug,还是不考虑了。

本项目参考了开源项目 https://github.com/wlgq2/uv-cpp 更改了部分内容,比如缓冲区部分去掉了环形缓冲区和链表, 理由是:环形缓冲区不合适做json和protobuf的编码和解析,我觉得需要一整块的内存;

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整个项目的结构以及在使用中需要了解的东西。

overview

概述: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使用GlobalConfig作为全局配置来对接各个子模块:编码、解码分发;

客户端执行流程:

  1. 客户端发送数据,sendMsg会写入到发送队列;放入发送队列过程前就调用encoder执行编码,将发送事件关联发送缓冲区与任务,压入队列;
  2. 然后使用异步事件通知uv_loop在回调中执行真正的发送;
  3. 收到消息时,SimpleMsgDispatcher先进行数据分包,之后调用全局指定的解码器进行解码处理;用户在实现此解码器的时候可以设置用户回调函数通知用户,用于匹配异步调用结果。

服务端执行流程:

  1. 服务端启动时候,会调用连接管理器ConnectionManager创建合适个数的EventLoop,并放置于对应个数的线程中执行循环;

  2. 为了提速工作线程池Workpool,提前创建好各种工作线程,需要执行一个任务,所以ConnectionManager在创建线程后,会使用第一个EventLoop上使用lamda语句执行一个简单任务,任务执行时uv库会生成工作线程池,回调输出“worker threads init ok...”。

    工作线程池的线程个数是通过环境变量设置的,具体在GlobalConfig::init()中设置,默认是64个。

    至此,为客户端准备的loop线程池以及工作线程池都准备好了;

  3. 服务器TcpServer启动内置的loop循环,开始listen端口,等待连接;

  4. 当有新的连接的时候,直接调用ConnectionManager::onNewConnection(server, status),函数内部自动创建新的连接实例,并分配一个EventLoop给此连接使用;也就是说多个连接共用IO_LOOPS个IO线程,默认IO_LOOPS设置为4个;具体需要根据环境来调整,作为CPU密集型的服务,其实只有一个客户端,所以就不用建立这么IO线程,有一个就够了;或者在TcpServer创建时候通过构造函数执行IO线程个数;

  5. 单个的TcpConnection收到数据的时候,会调用解码器解码;解码后有2种方式处理任务,比如处理的任务很短(微秒级),可以在直接执行任务并返回数据;或者(计算时间较长,在毫秒级别)可以在解码后启动一个工作线程任务(参考 PingDispatch2Worker.h), 调用WorkerPool::addToWorkQueue(task)安排一个任务,工作线程中根据任务类型选择合适的IWork执行需要的工作任务,并把任务结果保存到Task实例中,当工作任务结束的回调执行时,线程处于TcpConnection所在的loop中,适合发送结果数据;

  6. 发送结果数据前会执行编码,与客户端发送数据流程相同;

示例:samples\pingTest 目录下提供了最基本的发送和应答的客户端和服务端,这里的编码直接使用了发送流水号的字符串。

1) BufferPool 类

当前版本的缓存方法: a)发送的缓冲区最开始使用的是vector,好处是填充时候经过包装直接给rapidjson作为流使用, 可以保证缓冲区自动根据需要扩展;但是测试后发现vector的追加效率太低了,于是自己封装了一个 CharVector, 这个类在TcpConnection中也有使用; b)接收时候,假设最大的包长不超过64K,直接在一个缓冲区中解析;针对每个接收OnRead长度不确定的问题, 如果收到的数据不够解析,则需要缓存到TcpConnection中,临时缓存也使用CharVector,最大扩展时不会超过最大包长;

2) Async类的必要性

首先,因为libuv的loop是单线程运行模式,而且只有uv_async_send是线程安全的, 也就是说,所有的read和uv_write之类的操作都应在在loop回调函数中去做,方法是: 建立一个async结构体,初始化结构体,使用uv_async_send发送异步消息, 在异步回调中去写入外部客户需要发送数据; 可以外部建立一个队列,把任务压到队列中,回调时候处理; Async的封装方法是将回调的std::function压到一个队列中, uv-cpp的方法是将写操作作为lamda闭包整个打包进去,我不喜欢这样,因为不方便监控队列内容, 我决定将发送队列内置于TcpConnnection,由该类来管理所有的发送的队列;

uv-cpp的方法也有一个好处,就是少了一次同步访问队列的性能损失;不过std::mutex性能还算可以。

3) EventLoop类的结构

EventLoop封装了uv_loop,但是需要提供外部接口:runInLoop(),外部客户经过此函数调用发送数据等操作; 因此该类内部集成了Async;

默认的loop只适合做演示,在实际运行中,IO复用需要多个线程,也就是让TCPServer运行在一个线程上loop, 其他新的连接都放到LOOP池中处理, 各个连接收到的任务,经过uv的线程池WorkerPool来处理,处理后经过TcpConnnection发回去;

4) UvTimer 类

简单封装了一下;并测试了一下,在windows10和ubuntu18.04下都可以实现1ms粒度的定时器,精度会有0.5ms的偏差;

5) LogWriter类和log4wraper类

两个类使用了共同的一个类引用,使用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包含头文件CommonLog.h,通过宏选择使用哪个类;

LogWriter仅仅封装了几种格式,并没有实现写文件;写文件使用其他的 日志库经过回调来对接实现;

log4wrapper封装了log4cpp;这个库似乎不再更新了,我猜性能已经达到了极致;

自己测试一下性能:

1)window10 + vs2017: 4个线程,每个线程10000条数据,debug共1.7秒 release 0.46秒

2)window10 + vs2017:1线程40000条,debug是1.6秒;release 0.375秒

3)ubuntu18.04 虚拟机: 4个线程,每个线程10000条数据,共0.4秒

3)ubuntu18.04 虚拟机: 1个线程,每个线程40000条数据,共0.145秒

6) TcpConnection 类

客户端可以使用此类直接发起连接,访问服务器;

服务器端每次新接受一个连接,都生成一个该实例;

7) TcpServer类和ConnectionManager类

TcpServer类封装了一个TCP服务;ConnectionManager配合服务类管理各种客户端的连接;

8) IDispatcher类与SimpleMsgDispatcher类

目前使用的代码格式如下图:

packet_ch

8字节的头部数据是固定的;保留字可以作为标记识别数据包是否合法,2字节 的数据长度可以最多支持64K的内容;其实一般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大的数据;在收到对端的数据,uv_read_callback 需要对数据流解码后分解出一个数据包, 并根据数据包的类型二次解码,或者json,或者protobuf ,翻译成Task类,并附带TcpConnection指针传递给上层用户处理;

IDispatcher主要是用于收到数据后,使用合适的方式处理数据包,此类仅仅是一个接口;SimpleMsgDispatcher实现了对数据流的分割;主要原理是在TcpConnection中提供一个CharVector缓冲区,用来保存没有处理的数据,此数据不会超过一个完整数据包(否则就被处理了);当新来数据时,会遇到6种情况:(SimpleMsgDispatcher::onMessage)

  1. 剩余 >= 头长,同时 >= 完整包长:不存在,错误;(这里其实也做了代码处理)

  2. 剩余 >= 头长,同时 < 完整包,新来可以补足一个完整包:拷贝补足,解析并清空,处理剩余的

  3. 剩余 >= 头长,同时 < 完整包,新来还不够一个完整包:直接拷贝,不处理了

  4. 剩余 < 头长, 同时 新数据也不能补足一个头长:直接拷贝不处理

  5. 剩余 < 头长, 新数据可以补足一个头,但是不够一个包长:直接拷贝不处理

  6. 剩余 < 头长, 新数据可以补足一个头,也够一个包长:拷贝补足一个包长,解析并清空,处理剩下新来的

SimpleMsgDispatcher每次分割出一个数据包之后,会调用虚函数 onMessageParse(DATA_HEADER * header, char *buf, unsigned long len, TcpConnection * conn)进行处理,此函数中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解出的内容部分进行业务解码;可以新建一个子类,并重写此函数,比如在onMessageParse()中调用rapidjson来处理,或者使用protobuf解码;所以此函数提供了数据包头结构体,以及数据缓冲的头以及数据长度,TcpConnection参数的主要作用是需要关联到Task类,在任务线程处理 后,使用该连接发送会对端,所以此参数不可少。

备注:在uv_read_callback相关的代码中,内存由BufferPool类自动管理,所以在回调函数中,客户解码后 生成Task类实例,不需要关心内存释放,SimpleMsgDispatcher在处理每次新来的数据后,自动归还内存池。

9) ITask类

该类作为rpc传递任务的基类;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类,添加自己的属性; ITask需要保证任务在异步计算返回时有唯一的标志符号来识别任务结果,匹配之前的任务; 所以用户需要自己保证一个唯一编号,或者使用string或者使用int64来作为任务的主键;具体本项目并没有封装此类细节;

需要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,在客户端管理异步任务,并且在编解码时候做响应的处理。

10) IEncode类

每次发送数据之前都需要对数据进行编码,所以用户在客户端和服务端分别提供编码的类,供系统调用;

具体来说,是在uv_write之前,由客户或者计算单元执行结束后来执行序列化编码;此 编码这里需要使用BufferPool 类提供的vector中进行编码,可以保证足够长; 这里约定,不超过64k。

11) IWork类

如果服务端使用工作线程池来处理耗时的任务,需要在GlobalConfig中注册任务类型以及工作者的对应关系,

// 2)set message encoder before send 
	std::shared_ptr<PongEncode> encoder = std::make_shared<PongEncode>();
	GlobalConfig::setEncoder(encoder);

在解码器中将任务转发到线程池:

virtual void onMessageParse(DATA_HEADER * header, char *buf, unsigned long len, TcpConnection *conn) override
		{
			if (msgCb != nullptr)
				msgCb(buf, len);
			TaskPtr task = std::make_shared<ITask>();
			task->taskIdStr = std::string(buf, len);
			
			task->setConnection(conn);
			WorkerPool::addToWorkQueue(task);
		}

线程池的回调函数会根据任务类型寻找合适的工作者。

所以有很多不同的计算任务类型时候,可以每个类型封装为一个Work类型,并注册。

12) GlobalConfig动态状态

由于不同的用户,或者不同应用会使用不同的编码解码工具; 设置好接口以后,并不直接对TcpConnection设置,通过GlobalConfig 全局配置项来决定如何装配:

比如samples/pingTest/client中的示例客户端使用如下代码初始化:

void testPing()
{
	GlobalConfig::init();
	// 1)user should rewrite this class,override virtual funciton  'onMessageParse()';
	std::shared_ptr<PongDispatcher> dispatcher = std::make_shared<PongDispatcher>();
	GlobalConfig::setMsgDispatcher(dispatcher);

	// 1.1)or set the callback to parse data-part of the packet
	dispatcher->msgCb = [&](char *buf, unsigned long len)
	{
		uint64_t id = _atoi64(buf);
		findTask(id);
	};

	// 2)set message encoder before send 
	std::shared_ptr<PingEncode> encoder = std::make_shared<PingEncode>();
	GlobalConfig::setEncoder(encoder);

	EventLoopPtr loopPtr = std::make_shared<EventLoop>();
	conn = std::make_shared<TcpConnection>(loopPtr);
	conn->setConnectCb([](int status)
	{
		if (status < 0)
		{
			printf("connect error%d\n", status);
		}
		else
		{
			printf("connect ok\n");
		}
	});

	conn->connect("127.0.0.1", 80);
	conn->start();
}

samples/pingTest/server中的服务代码如下:

// decode in dispatcher, and do work in worker thread
void serverPongEn()
{
	GlobalConfig::init();
	// 1)user should rewrite this class,override virtual funciton  'onMessageParse()';
	std::shared_ptr<PingDispatch2Worker> dispatcher = std::make_shared<PingDispatch2Worker>();
	GlobalConfig::setMsgDispatcher(dispatcher);

	std::shared_ptr<WorkAddNum> workerPtr = std::make_shared<WorkAddNum>();
	GlobalConfig::addWorkType("IWork", std::dynamic_pointer_cast<IWork>(workerPtr));


	// 2)set message encoder before send 
	std::shared_ptr<PongEncode> encoder = std::make_shared<PongEncode>();
	GlobalConfig::setEncoder(encoder);

	TcpServer server(5);
	server.bindAndListen("0.0.0.0", 80, 128);

	server.start();
}

备注:在屏幕输出消息是十分耗时的操作,可以使用log4cpp的配置打开输出选项;但是服务端除了监控必要的数据,尽量不要输出,会严重影响性能。

About

another RPC based libuv. tested on windows10 & ubuntu18.04

Topics

Resources

Stars

Watchers

Forks

Releases

No releases published

Packages

No packages publish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