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能定义
配置表
- 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配置参数表;预先将可选择的参数配置表载入, 然后根据条件从中选择一种配置方式。
- 可接收实时刷新的参数配置;不预先加载所有配置,配置可以实时更改的, 每次都使用最新的配置。
- 每个处理器都有一个都有一个参数属性,该参数接受更改,更改的接口是 参数的修改的方法,外部程序只能通过调用方法的方式去更改参数,而不 是直接更改参数。
- 每次根据对象的引用使用参数的方式,相当于实时对参数进行追踪。
- 参数更新的方式:<1> 根据消息内容更改,处理器自身进行更改,或者由 消息拦截器进行更改,<2> 根据条件更改,外界调用更新接口进行更改, <3> 外界不调用接口进行更改,这种方式是不建议的,会出现意外,除非 外界程序不能使用该种语言接口!总之,就是通过共享数据的方式,不同 端分别对数据进行更新或者获取,通过共享数据进行交互。
实现机制
- 由于相互依赖较多,依赖趋于复杂,构成复杂的拓扑网络,若按照通常的编写 方式,是需要将执行流程写死在代码中,过于复杂的话,难以理清先后关系, 若不能理清执行逻辑的话,程序的前后依赖得不到满足,程序无法继续。因此, 通常的编写方式,逻辑的拓展性弱。除非程序块之间是较强的结构关系,可以 考虑直接引用的方式,毕竟他们是个功能的形成整体,这种关系比较稳定,就像 是人总会由手脚一样。通过直接调用的方式来进行依赖处理具体分为几种: <1> 直接call对象的名字 <2> 通过对象的地址,访问调用对象。
- 可以通过图的方式指定相互依赖关系,程序编写,主要是描述相互依赖关系,并 将这种关系形成数据结构进行解析,得到执行的逻辑,这个就是相当于抽象了执行 流程并求解,根据求解结果执行;很显然,这需要更通用的数据结构,因为依赖之间 能够接受的数据类型是不能提前知道的,或者是一种通用的大家都知晓的类型,均能使用计算, 或者程序在入口检查数据类型,只准许目标类型进入,特别是动态语言,不能在 编译时而只能在运行时进行类型检查,因为类型变得通用后,并不能完全保证进入 程序的数据类型一定符合特定的要求;不像通常的编写方式,进入程序的类型, 在认为编写的逻辑下,得到了很好的控制,数据类型导致的意外大大降低,因此, 关于检查的意义。
- 观察者模式或者其他的注册监听的模式,通常也是固定到特定监听源,灵活程度也是有限的。 本处不采用观察者的方式,而是在其中再次抽象出一层。
- 处理的依赖问题的其他方式,还包括共享数据,如队列和共享内存块的方式,需要通信的模块 之间,通过对数据区域的读写达到交换数据的目的。如何更好的完成双向通信也是个问题。
- 通过发送消息的模式,每个模块都有通讯能力,既可以接收到消息,也可以发送出消息,由第三方进行 消息的路由,这样似乎可以完成双向通信。
- 程序直接维护依赖关系,包括几种编写程序的范式,像责任链那种模式也需要处理程序 自己去维护依赖关系。另一种方式,是由第三方类维护这种依赖关系,第二条讨论的模式也算是 这种方式,依赖关系由第三方维护,而不是在另外起一个模块通过写死的方式维护,总之所谓的依赖, 就是二者之间的通信,在合适的情景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,而不是一种方式到底。 参考tornado的风格。采用server的模式。
选择的机制
-
一个生产者可以向多个Topic发送消息,一个消费者也可以同时从几个Topic接收消息。 同样的,一个Topic也可以被多个消费者来接收消息。
-
为了实现多进程并行,并且其中有进程通信的问题。需要解决。
-
特别是多进程共同写一个文件,会有问题产生,本处的考虑使用单一进程来完成写操作。
-
以上实现了进程之间的数据共享,不是数据传递,而是真正的共享。并且可以同时修改。
Manager()内部有加锁机制,不允许两个进程同时修改一份数据,因为进程的数据是独立的。
python 多进程数据交互及共享 多线程和多进程最大的不同在于,多进程中,同一个变量,各自有一份拷贝存在于每个进程中,互不影响,而多线程中,所有变量都由所有线程共享,所以,任何一个变量都可以被任何一个线程修改,因此,线程之间共享数据最大的危险在于多个线程同时改一个变量,把内容给改乱了。
不同进程之间内存是不共享的,要实现两个进程间的数据交换,可以用以下方法: